十年之后再重逢,母女相拥成校友

“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这句歌词对于2023年满心欢喜收到江理工的录取通知书的女儿更像是一个提问。2002年,校友马张霞从江苏理工学院顺利毕业,当得知孩子被母校录取后的心情,她表示非常骄傲和自豪,骄傲的是孩子通过中专技能大赛保送,自豪是能够以母校为荣。从“这一辈”到“下一代”, 当成长的故事与“母校”二字紧密相连,奇妙的缘分将化作“最美的相遇”,印刻在时光里永不灭。

把稳选择之舵,兴趣+职业点燃新引擎

热爱、方向、执着、坚持、机遇……其中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时代带给年轻人的礼物,也是时代赋予年轻人的 “选择的权利”。一直以来,“兴趣能不能成为事业”的话题就热度不减,一边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执着,另一边则是“兴趣不能当饭吃”的无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分享说:“你热爱的、感兴趣的、喜欢的事业,往往也会获得更大的成就,能无意之中得到更好的回报。”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马老师表示她很支持女儿选择“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她提到,早年和女儿两地分居,疏于陪伴,与初中毕业后的女儿畅谈心扉,得知孩子对这个专业的喜爱。在大学同是管理学专业的她看来,该专业对统筹处理事情大有裨益,同时将兴趣和职业相连接,也许更能开启不一样的人生新体验于是她顺势为女儿普及了该专业的相关知识,希望孩子遵从内心的喜好,努力书写人生的答案。

抓牢拼搏之根,毅力+能力跃上新台阶

如今,她的女儿也已在江理工开启了人生新篇章。她回顾带领女儿参加技能大赛的经历,心里满满的欣慰。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是母女俩参加比赛的初心,但时间短、任务重,她不仅要操心整个备赛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安排,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合理调整训练重点和节奏。作为老师,她像队里的“领头雁”,提倡师生团队要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从早到晚指导孩子们踏踏实实打稳基础,追求水到渠成。当学生小有成就时,她像一个睿智的军师,提醒团队稳中求胜;而在学生遇偶遇挫折时,她像一个知心朋友,疏导孩子们的低落情绪和消极心态,鼓励大家“胜不骄败不馁”。正是她无微不至的引领和陪伴,给予了孩子们十足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激励他们勇攀高峰,结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缘分。

追溯理念之源,技能+信念绽放新气象

“学一项技能、谋一份职业、干一番事业”这是相城中专的校训,也同样是马老师对女儿的期待。在她看来,学好本领不仅仅是找份好工作,更是要树立远大志向,有报效社会的情怀。当问到教学生涯遇到的挑战时,她坦言:“进入职业学校的孩子普遍缺乏自信,以人物榜样来引领照明,可以给他们多输送一些正能量。”对此,她每年都会深情并茂地为新生们讲述优秀学长学姐靠奋斗赢得成功的典型事迹,还通过现身说法激励孩子们永怀信心,自信大方地谈到自己也曾是中专毕业,抓住机遇参加了江苏省绿色通道来到江理工,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一路栉风沐雨才走到他们面前,成为他们心中的好老师好校长。

补足思想之钙,言传+身教激发强动能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之源,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老师在生活中很注重对女儿的言传身教,像讲故事一样聊聊自身在大学的逸闻趣事,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双休日做家教的场景。当时她有一辆二手自行车 ,但是刹车不灵活,从凌波桥上冲下来不小心摔了一跟头,当女儿惊讶且心疼地望向母亲时,她却笑着摇头说: “只能从原地站起来,继续做该完成的事呀!”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想通过这个小挫折,潜移默化告诉孩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必须知道成功来之不易,成功需要坚韧,每个低谷都是新的爬坡起点。此外,她很喜欢曾国藩说过的一句话:“若遇棘手之事,需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于是在大学也因为“耐烦”地去尝试了各种喜欢的事,不停地接受各方面的打磨,才让她一步步成为理想的自己。

从青涩懵懂到成熟踏实,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当她“走过您来时的路”成为现实,当她“成为像您一样的优秀的人”不再是想象,这一切听起来妙不可言,却也触手可及。大学是人生的黄金积累时期,马老师表示,技多不压身,学海无止境,希望女儿在大学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抵达梦想的彼岸。这就是最好的师生情,相互成就,低头有坚定的脚步;这也是最动人的母女情,共同成长,抬头有清晰的远方。(通讯员:江苏理工学院 王永雪)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js.xbxwrx.com/7321.html

(2)
上一篇 2024年2月27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4年2月29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